35mm鏡頭從FM2移到D200身上後,變得不太廣了
之前根本不該嘴硬說什麼全幅機哪有差
而且竟然還說了"我們這種咖先來台初階單眼玩玩培養興趣就好了"
結果底片機用了一陣子現在整個感受都強烈了起來,好像自打嘴巴了
有時候從攝影看人生覺得也滿有趣的
一樣的鏡頭套在不同機身上
就好像相同 event看在不同人眼中各自解讀
會產生不同的廣度與清晰度,可以很全面也可以很偏頗
其實,我們很難去改變眼前的風景
可是我們卻可以選擇自己要如何構圖
呈現自己想要的人生型態,去蕪存菁
傍晚要去覓食的路上
發現今日的天色特別有味道
所以在路過大稻埕時短暫停留按了幾下快門
不搖黑卡
一方面是沒有腳架
二來是覺得剪影也不是什麼壞事,暫時還不明白細節全部呈現究竟是否真的好
三來我還真的沒搖過
想想自己只是想要有生活隨性的中途下車
如果必須準備好這些東西在夕陽下待命
這種精闢計算的差事還是交給專業的去吧
一位擁有多年攝影經驗的好友曾跟我說過
他現在看到日出日落沒有太大的感受
在他的鏡頭裡,覺得充其量只是顆月餅往上往下移動罷了
雖然我明白這是因為他希望多呈現情感,
若是美景中沒有"人"來訴說情境,總會覺得故事不夠完整
儘管理解這種心情
我還是想跟他說,日出日落,仍然很美
端看你用什麼心情觀賞罷了
也許拍出來的東西稱不上"作品"
但至少回過頭來看,還是會想像著曾經記住了這美麗的片刻
我想,應該會感謝當時的勤奮,驅使自己按下了快門吧?
就算不用鏡頭,而用人眼觀察著光影的變化,還是覺得那轉瞬間的細微、光陰的流失,很值得停下腳步正眼瞧瞧
以往古人看到日落都會有點淡淡憂傷
不知道為何現代人看見太陽西下反倒趨之若鶩
靈光一閃
推測原因大概是因為古人都會日落而息
但現代人下班時間已經看不到日落了......
所以看到夕陽當然會興奮囉
這個推論應該有道理吧?
星期日
返家之時夜已黑
推開書房的窗戶,從窗櫺的框架中看著眼前的構圖是異常靜謐
風微微拂來,輕柔地也幾近無聲
果然是週日呀
人們為了收心,路上早已不見車水馬龍
只留這副景象,默默撫慰人們面對隔天的藍色憂鬱.....
雖然八月即將來到尾聲,不過我開始磨刀霍霍,期待迎接著未來更激勵人心的計劃出現! 未來,還想說更多故事給大家聽。
留言列表